一套完整的车牌识别系统主要包含 4 个部分,各组件功能相互衔接:
图像采集单元:主要是高清摄像头,负责拍摄来车的车牌图像。需选择 200 万像素以上、支持宽动态功能的型号,以应对强光、逆光、夜间等复杂光照环境。
算法处理单元:即识别主机或控制器,通过 AI 算法对摄像头拍摄的图像进行处理,提取车牌号码、颜色、车型等关键信息,识别率通常需达到 99% 以上。
数据库与管理单元:包含后台服务器和管理软件,存储已登记车辆(如小区业主车)的信息,可实现车辆黑白名单管理、通行记录查询、数据统计等功能。
执行单元:与道闸联动,当识别到授权车辆时,自动发送信号控制道闸抬杆;未授权车辆则保持道闸关闭,或触发报警提示安保人员处理。
安装后注意事项
定期检查闸杆连接螺丝是否松动、电源线是否老化,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基础维护。
若道闸出现异响、起落卡顿等问题,应立即断电停止使用,联系专业人员检修,避免强行操作导致设备损坏。
户外安装的道闸,冬季需注意防冻,夏季需防晒,可通过加装防护装置延长设备寿命。
工地场景的特殊性,决定了其门禁系统需具备以下关键功能:
人员管理功能
支持人脸识别或身份证刷卡,快速核验人员身份,防止未登记的外来人员(如无关人员、未培训人员)进入。
与住建部门的实名制平台联网,自动上传人员考勤数据,满足监管要求;同时记录人员进出时间,方便项目方统计工时。
车辆管控功能
区分施工车辆(如渣土车、混凝土车)与社会车辆,仅允许登记过的施工车辆通过;可搭配车牌识别系统,实现自动抬杆,减少人工干预。
部分场景需支持 “人车绑定”,即司机刷卡后,对应车辆才能通行,避免车辆被无关人员开走。
联动功能
未完成培训、未佩戴帽的人员,刷卡或人脸识别时会触发报警,禁止进入工地;部分系统可联动帽识别摄像头,实时检测人员是否合规佩戴。
支持异常情况报警,如有人翻越围墙、强行闯闸时,系统自动推送消息给安保人员,并联动现场摄像头录像取证。
系统选型要点
环境适应性
设备需具备IP65 及以上防水等级,能应对工地雨天、扬尘多的环境,避免短路或灰尘堵塞导致故障。
选择耐低温、耐高温的型号,确保在 - 20℃~60℃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,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。
稳定性与耐用性
核心设备(如人脸识别终端、道闸)的外壳建议选不锈钢材质,抗碰撞、防腐蚀,能承受工地的搬运作业或轻微撞击。
优先选择支持断网缓存功能的系统,网络中断时仍能记录人员进出数据,网络恢复后自动同步,避免数据丢失。
扩展性
预留接口,方便后续接入工地的视频监控、扬尘监测、塔吊监控等系统,实现 “一卡通” 或统一平台管理。
支持人员数量扩容,满足工地高峰期(如数百名工人同时进场)的识别速度需求,避免排队拥堵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