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键选型要点
识别性能:优先选择支持 “宽动态” 和 “强光抑制” 功能的设备,避免雨天、夜间车灯直射或正午强光导致识别失败;同时确认设备是否支持新能源车牌、异形车牌(如挂车)的识别。
环境适应性:户外使用需选 IP66 及以上防水等级的摄像头和控制箱,低温地区需确认设备支持 - 30℃~60℃的工作温度,防止冬季结冰或夏季高温死机。
联动功能:根据需求确认是否需要联动其他设备,如搭配补光灯提升夜间识别效果、联动显示屏显示车辆信息(如 “欢迎回家”)、联动收费系统实现自动扣费等。
稳定性与售后:选择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品牌,确保设备平均无故障时间(MTBF)≥5000 小时;同时确认供应商是否提供上门安装调试和 1 年以上的质保服务。
根据小区入口是否分进出车道,选址策略略有不同:
单车道(进出共用)
需选在入口外侧,靠近围墙或绿化带的位置,为行人通道预留足够空间。
道闸闸杆长度建议≤4 米,避免过长导致车辆转弯时剐蹭,或遇到大型车辆(如救护车)时无法快速抬杆。
双车道(进出分离)
进、出道闸需间隔≥3 米,防止两车交汇时拥堵,或闸杆起落时互相干扰。
进车道闸靠近小区内侧,出道闸靠近外侧,符合车辆 “右进右出” 的通行习惯,减少交叉冲突。
安装后注意事项
定期检查闸杆连接螺丝是否松动、电源线是否老化,建议每月进行一次基础维护。
若道闸出现异响、起落卡顿等问题,应立即断电停止使用,联系专业人员检修,避免强行操作导致设备损坏。
户外安装的道闸,冬季需注意防冻,夏季需防晒,可通过加装防护装置延长设备寿命。
不同类型的闸机在通行效率、性和适用场景上差异较大,需根据需求选择:
闸机类型	核心特点	适用场景
摆闸	通道宽(可至 1.2 米),可容纳行李、轮椅通行;通行速度中等	小区主入口、办公楼大厅、商场等人流密集且需兼顾特殊人群的场景
翼闸	通道窄(约 60-80cm),开关速度快(0.3-0.5 秒),防尾随性较好	地铁、车站、写字楼等对通行效率和性要求高的场景
三辊闸	结构坚固,防翻越、防钻行效果好;通行速度较慢	工地入口、工厂厂区、高校宿舍等对管控要求的场景
平移闸	运行平稳安静,通道密封性好,防夹性能优	高端办公楼、机场 VIP 通道、数据中心等对体验和性要求高的场景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