直接应用旧废铜的优势明显:
· 工艺简化
· 能耗低
· 成本低
· 环境污染少
但我国旧废铜的直接使用率仍然较低,每年仅约20万吨,占总回收量的30%~40%。同时,由于黄铜加工材多由乡镇企业运作,经济效益低下,还存在环保和能耗方面的问题。
废铜的分类通常以铜的纯度为主要标准:
· 光亮铜(Cu > 99%):纯度,可直接用于加工。
· #1铜(Cu 97%):需简单处理后即可使用。
· #2铜(Cu 95%-96%):一般需要重熔处理。
· 马达铜(Cu 92%-94%):主要来源于电机中的铜。
· 紫杂铜(Cu 79%-81%):含杂质较多,主要用于冶炼。
· 冶炼级紫铜(Cu 90%-92%):常用于精炼再生。
· 火烧线(Cu 95%-97%):经过焚烧的废线,表面可能受损。
· 紫铜砖(Cu 93%):形状规则、方便运输的废铜形式。
· H59黄杂铜:含纯铜约59%,以锌为主要成分,常见于黄铜加工材。
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废铜的分类也有所不同。例如:
· 美国:含铜量超过99%的废铜称为“1号铜”,可以直接重熔使用;而含铜量在94.5%的“2号铜”则需进一步加工。
· 国内:分类更注重废铜的来源和用途,同时因加工企业水平差异较大,回收效率相对较低。
废铜回收价格的变化受市场供需关系的影响。当废铜供应量增加时,价格通常会下跌;而当废铜需求量增加时,价格则会上扬。未来,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,废铜的需求量有望继续增加,从而推动废铜回收价格的上涨。